当下的青少年与科普
前几天, 与黑客松的老师们聊了一下, 感慨颇多.
标题起的不好, 题写科普而文有科技的味道, 但新建的文件, 懒于改名了(..)
生逢其时
如今的青少年, 生在一个 AI 横行的时代(废话), 包括 15 岁的我. AI 是个好东西, 减少了我们查资料的频率, 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的, 运用我们的常客(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看待这一问题, 还是能挑出很多缺点的.
第一, AI 横空出世之前, 我们解决问题常常伴随的大量知识的查找, 包括但不限于搜索引擎和书籍, 随后整理成章, 交作业了事. 当下, 我们的更普遍做法是问 AI, 复制粘贴到 Word, 亦或者认真誊写一遍, 完成任务. 其中失去了我们独立思考的环节, 作业等用来 “提高能力” 的任务便成为了流于表面的无意义之物.
第二, 对于我从事的(或者爱好的)科技方面, 更准确来说是计算机方面, 被 AI 侵蚀的则更加严重, 我身边认识的能静下心写代码的人不多, 把写代码当成一种哲学, 一种生活的更不多, 优质的代码在我看来, 不仅应该足够简洁/ 优雅/ 高效, 还应该包含更多的人文主义, 逻辑间隐匿着对用户体验及人文关怀的考量.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 威廉·莎士比亚
第三, 请看下面的句子: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冗长是肤浅的墓碑. ——萧伯纳
看起来和我上边引用的句子差不多, 但我敢肯定下面的句子是大模型幻觉的产物, 我在 «读者» 杂志摘录过原句, 请饶恕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求证此句真伪, 让我们暂且相信其审稿质量. 在生产环境中, 任何 AI 造成的纰漏都是致命性的, 而在学术上, 更不容此等纰漏, 我们应怀有高尚的学术精神.
第四, 可能有些自私的想法, AI 半路杀出, 增强了低等程序员的可替代性, 同时也为很多未来的程序员带去的虚无主义危机q_q.
科普的使命
我本来不屑于为除了我妹妹及两个非常好的朋友(一男一女)的人进行科普, 原因是我接触过的大多数小朋友对于科技的态度都极不纯粹, 他们没有旺盛的求知欲, 大多都只是课标知识缺失的呓语, 抱着提升科学成绩的目的找到我的门下, 而非是真正热爱.
恕我直言, 唯成绩论真的害了很多人(点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正雅学校), 我点名的这所学校, 在许多赛事中, 其学生都取得优异成绩.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七年级时在某小学信息室参加的一场比赛, 赛中在我隔壁坐着的就是来自正雅学校的一名女生. 在比赛的最后一题, 使用 Python 的 turtle 库画图, 对于常规的从事后端开发及嵌入式开发的人, 无疑是知识盲区, 对于前端开发, turtle 也是绝对不用的库, 最终我只能以交白卷收场. 而当赛后我请教那位女生某些有关用户交互的现实问题时, 她却无言以对.
从上可以看出, 她接受的是唯成绩论的教育, 学习一门语言, 仅仅为了分数(竞赛加分), 我感到悲哀, 同样受到玷污的还有 C 语言, 失去了底层的美, 跌入仅算法的深渊. 此处并不是对算法开发人员的不敬, 而是讽刺那些只会靠写算法加分而非认真对待计算机的人.
说了那么多, 回归科普的话, 以字解词, 科学普及, 旨在让大众了解科学, 避免因缺乏科学常识行荒谬之事; 启迪民智, 启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既然科普是好事, 那为啥我又不屑于科普呢, 除了唯成绩论等动机不纯的人, 还有所谓”懒人”, 让我们看一组图片:
图中的人在询问崩坏地图修改器相关事宜, 却连解压都不会, 此处并不是嘲讽不会解压的人, 而是讽刺接受过计算机教育, 连 “找找文件在哪” 都不愿意的人.
其没有独自获取信息的能力(或者说很弱), 我通过互联网找到了修改器的文档, 其置之不理.
对于我, 科普仅针对真正愿意做技术的人, 我眼中的好苗子, 对技术充满热情, 愿意自己学习, 自己动手, 了解表面之下原理的人.
对于他们的科普, 我认为是有意义的, 我可以看到他们的长足进步.
又有人会说, 政府举办的科普活动, 我为什么不去参与. 我只能说, 版权.
我不甘心, 我的作品被组织方夺取, 同时该到手的报酬被剥夺(反正暗箱操作后, 我也没有奖). 人总是要有些盼头, 而做这些作品, 仅仅为了取悦领导, 五分钟的视频, 能学到什么呢? 只是任由碎片化知识加剧对人脑的侵蚀而已.
关于 “孵化器”
孵化器, 即培养人才, 孵化产品的地方. 而面向青少年的孵化器, 则更注重于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与某孵化器有间接的隶属关系, 哪个孵化器我不明说, 而其:
我们不缺你们一队, 只要有一队出成果就好.
的言论, 则赤裸裸的暴露的人的贪婪.
一群青少年, 交 6000 人民币左右的钱(我是线上成员参与成本为0), 去为领导们创造虚荣心. 只要有一队成了, 上级就能吹牛逼, 我敢肯定孵化器有盈利, 数额不详.
尽管我们需要孵化器提供的某些资源, 但是, 孵化器拥有随时抛弃你的权利, 即: 我们不缺你一队, 只要有一队出成果就好.
说个很现实的东西,孵化的钱不是我们拿,人情是我们在做.
这是孵化器一位带教的原话, 我们经讨论后决定继续推进整个项目, 详见: 茶屿官网. 本来仅需要付出知识, 却投入数不尽的心血, 这便是教育者的伟大之处.
结语
本文是团队内斗及笔者半夜睡不着 EMO 的产物, 青少年们被情绪支配, 后又自我安慰, 公私分明, 友情与项目分离的作风, 让我感到喜悦.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不枉 “少年” 称谓; 恰少年同学, 意气用事, 作风奇异, 正是 “少年” 之时.
我也是一个青少年, 只不过有点 4 了.
我其实从一开始就可以说话, 能开麦, 只是我选择沉默; 我也会被情绪支配, 又自我安慰, 公私分明; 我也喜欢友情与项目分离; 我也会青春肆意.
谢谢你们, 让疲于生活的我, 也有一个可以 “肆意” 的地方.
再次谢谢你们.
其中观点可能不妥, 个人拙见, 一家之辞, 欢迎找我讨论: Contact.
附件
長牙四足/ 破門而開只見黔須半部/ 壹人曾去目/ 孤心佇立待得日當正中/ 斷角文幾殘畫虎/ 憑壹口難辨是非/ 唯有默語直書/ 盼眾人皆得正言/ 俯耳聽聞磬上風骨/ 雙車壹寸/ 壹番偏言何以對敵正主/ 有暇人無玉/ 黃鵲非鳥唯有壹人堪縛/ 對月相連/ 禾首枝相互/ 頭十載無心日出/ 橫平豎直點捺勾折皆變化/ 筆走龍蛇莫書春秋滿瀟灑/ 不見當初前人秉刀金竹上刻畫/ 言綴成文雖千載仍生花/ 聊以數筆寫過古今的繁華/ 出經入點顧自將歷史傳達/ 謎縱千年又有誰能回答/ 以何相系華夏/ 對端硯點朱砂/
下出良田/ 大刀壹斫只見蚌失半邊/ 人王橫雙眼/ 左立周家獨看殘雙只雁/ 籬上編著半生緣/ 觀滄海滴水無存/ 只剩半枚絲剪/ 禁不住康年無首/ 竹下扉開日出其先/ 筆木盡白/ 唯我而立壹並橫臥山前/ 長街竟無土/ 二十日下僅有十字成篇/ 筆下開言/ 草偶人不見/ 下舍履午中偷閑/
垂露懸針聚墨藏鋒的章法/ 書同南北交手相傅漫天涯/ 何聞誰人流觴曲水蘭亭中喧嘩/ 語至今朝不知曉有幾家/
且把蒼毫書當年意氣風發/ 看遍滄桑何懼歲月的沖刷/ 字字珠璣又有幾人能盡畫/ 成壹書著壹畫/ 行萬年於筆下/
我自作謎成詞話/ 何問/ 何答/ 眾看官知曉嗎